六棵傘形松
我們在法國北部的芳雲庵舉辦了第一次夏季禪營,但這是一個很小的中心,我們無法接受很多人來參加,所以我們來到南方尋找土地,建立一個可以容納更多人的修習中心。
我們第一次看到上村時,我立刻喜歡上了它,因為它很美。我看到了我們能用來行禪的路徑,我第一眼就愛上了它。然而,地主德松先生(Mr. Dezon)不想出售這塊土地。他非常喜愛那裏,因為他在這土地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農民。
我們繼續尋找土地,幾天後的1982年9月28日,我們找到了下村並買下了它。但我們仍想購置上村,希望它能成為現實。那一年下了一場冰雹,摧毀了德松先生名下的所有葡萄園。他很生氣,把這塊地以高價放到市場上出售,並未真的打算賣它。儘管價格上漲了,我們還是買下了它,因為我們非常喜歡這塊地。
調兄及其妻與兩個孩子從越南乘船到來。他們是首批幫助我們創建梅村的人。從1982年冬天到1983年夏天,我們做了許多工作。1983年初,我們開始在上村種植一些樹。第一批樹是六棵傘形松樹。上村的地面滿是石頭,所以我們需要一位當地農民的幫助和他的機器來挖樹洞。我們在每個洞的底部放了一點牛糞。那天下著雨,每個人都濕透了。後來,我生病了,臥床三週。每個人都在擔心。幸運的是,一段時間以後,我可以起床吃一些粥。
在那些日子裏,我們稱我們的新家為柿子村,這是青年社會服務學校和相即共修團計劃在越南建立的一個修習中心的名字。
1950年代,我們在越南高地有芳貝靜修處。然而,青年社會服務學院希望有一個離城區更近的中心。當我寫作《正念的奇蹟》時,我曾談及創建一個名為柿子村的修習中心的想法。8年後,我們的願景實現了。我們想過種柿子,但意識到不實用,於是種了梅樹。我們天真地認為,如果我們種下許多梅樹,就能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己。我們不是園藝家,所以做得不太好。較之梅子,我們更喜歡梅花。梅村這個名字很美,所以我們把柿子村改為了梅村。
第一批梅樹中的許多是由來到梅村的孩子們的零花錢購買的。我們告訴孩子們,七年後梅樹會結出果實,然後我們會曬乾梅子出售。這筆錢將用於幫助越南和其他貧困國家的饑餓兒童。許多孩子存下零花錢買梅樹。有的時候,孩子們將零用錢合起來購買。種一棵梅樹幼苗要花35法郎。我們種了1250棵,因為這是佛陀時代原始僧團的數字。
Join the conversation